不深刻。”
“而正信徒不作此念,研读教义经文时,会生出这种心念:神为何说此话,神之理念又来自何方?”
“在依经行事时对外观察万事万物的变化和联系,对内勘察内心的种种变化和选择,终于抓住一丝机会彻底明白神为何要如此。”
“若是能如此,便悟道了。”
听了丁牛这一番话,不仅琅嬛真人,其余诸人亦有所得。
个个聚精会神,听丁牛说着:
“正信徒信仰某位神灵本就不是为了力量和利益,神对他们而言不是供奉者、不是赐予者,而是师长、朋友,甚至……他们本人。”
“啊!本人!”
听了这话,众人心中一震:此言甚有深意!
尊己为神么?这话深得众人脾胃。
练气士逆天改命,修炼自己,就是将自己当神!
“正信徒需要神灵,但要的不是神灵的力量,而是神灵的指导。”
“他们有梦想,却又在尘世中迷茫无助,找不到自己的行动方向,他们有理念,却在世俗中大受打击,心中动摇不定,不知是坚持还是放弃,所以求助于神灵,但不是要神灵在力量上给予他们,而是要神灵在心灵上给予指导,使他们能在任何艰苦不利的条件下依然秉持自己的信念。”
“狂信徒看上去也是如此,看似一样,其实完全不同,狂信徒的坚定,其最重要的基础是对现实的不满或强烈的愿望,是根植于外在的某些事物,而正信徒的坚定,最重要的基础是对自我的认识和选择。”
“外在的东西时时变化,今日是狂信徒,明日便可能成为泛信徒,后日更可能投向敌对阵营,这就是信仰建立在外在事物的表现,随着外在事物的变化,自己的遭遇也跟着变化,从而变化了认识,进而改变了信仰。”
“西北魔神,何以吸引信众?不过赐予力量、财富以及虚无缥缈的永生,他自己尚且不能永生,何以许给别人永生?”
“而西北魔国信众,可有几个正信徒?私心所求力量、财富,永生,亦是虚无缥缈,就如他们信仰的神的本质一般。”
“这样的神,这样的国,这样的信众?岂能胜?”
“西北魔神,西北魔国,必败!”
“……”
“……有理!”
“原来如此,原来如此!”
这一下,众人便心悦诚服了,快速消化丁牛今日的一番言论。
这番言论,完全可以作为指导,坚定己方的信念。
甚至可以明白无误地告知敌人,令他们明白必败的结局,快速打击其士气。
丢出去,便是一件大杀器!
言能杀人!
许多人心中,已是在默记今日丁牛之言,裱以为铭。
众人不约而同追问:
“牛真子,如何正信?还请不吝赐教!”
丁牛便道:
“今日我告诉你信仰之差别,你便升起一念,希望做正信之人,但此念刚一起来,又生一恐惧之念,神不眷念我如何?”